《上海观察》董明:上海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为什么不能套用德美模式

发布时间:2016-11-16  发布者:MBA中心

发布时间:20160712

发布媒体:上海观察

新闻链接:http://www.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23611

随着德国与美国为发展制造业分别提出“工业4.0的制造业+互联网模式”与“工业互联网的互联网+制造业模式”,我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来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作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排头兵和技术突破的前沿阵地,上海也在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模式。

上海制造业主要由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与生物医药制造业六大行业组成,这六大行业占全市制造业总量的67%左右。通过分析这六大行业的主要产品类别、制造流程及产品应用环境,可以发现上海制造业绝大部分要求具备非常高的制造核心技术,这与德美部分制造业相似。但是,从上海制造业与互联网业发展现状、制造业配套设施发展现状及我国特殊的国情来看,上海在进行融合互联网的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不能直接套用德美的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模式。

美国模式为什么不适用

美国制造业升级采用的是“互联网+制造业”的工业互联网模式。该模式于2012年11月由通用电气公司通过《工业互联网:突破智慧和机器的界限》白皮书提出,旨在通过智能机器间的连接,最终将人机连接,结合软件和大数据分析,突破物理和材料科学的限制,升级关键的工业领域、重构全球工业、激发生产率、提高能效和效率。在通用电气公司倡议下,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思科公司、通用电气公司、英特尔公司和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于2014年初成立“工业互联网联盟”,以期打破技术壁垒,促进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融合。联盟成立两个月,成员已超过50名,囊括了来自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和北美洲的企业、高校以及研究机构。由此可见,该模式由美国强大的互联网环境与技术创新的大型互联网企业来带动,从用户角度考虑对制造业产品及行业进行升级,有着天然的互动基因。

但对于上海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与升级来说,这种模式并不适合。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占上海制造业GDP 80%的行业需要进行深入高端研发。产品研发与生产技术复杂,某些行业(如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与成套设备制造业等)部分技术与核心技术零部件还主要依靠外来进口。另外,部分行业核心技术与制造标准缺失。同时,由于不同品牌设备之间的网络协议没有统一,导致企业内的数据信息没能得到充分利用,生产组织过程无法得到有效优化,使得互联网应用暂难渗透至制造业核心环节。主要表现为,上海制造业现阶段互联网与其融合创新模式主要集中在研发设计与营销等环节的优化,很难直接触及生产加工过程。而且因行业差异与专业壁垒影响,作为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制造业企业普遍对互联网创新理解不够,对互联网技术的理解仅停留在简单的应用层面。

第二,上海缺乏了解且引领制造业的互联网企业。中国前几大互联网公司(如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总部都不在上海。而上海发展起来且现在仍然活跃在互联网行业中的企业(如饿了吗、携程等)主要集中在服务行业,缺乏具有高科技及智能化基因的互联网企业。而部分制造型互联网企业对制造领域创新需求的理解和挖掘也不到位,仅停留在营销、服务等环节的初步应用。创新点大多只是抛出概念吸引眼球,没有考虑到从生产组织全过程中寻找切入点对传统模式进行变革。因此,就目前及未来可预见的上海互联网行业发展来看,上海制造业升级尚不适应“互联网+制造业”的升级模式。

第三,制造业配套的信息技术企业产品互联网思维薄弱。虽然上海主要制造行业都相应地配套信息技术企业,但大部分信息技术企业提供的制造业信息系统普遍难以与互联网应用相兼容,企业内企业管理系统(ERP)、制造执行系统(MES)、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等信息系统间的数据信息也不能及时交互。另外,工业体系改造服务不完善。以系统集成商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企业目前所开展的业务类型普遍比较单一,无法全方位为制造企业提供转型发展的整体解决方案。由于上海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制造企业互联网应用发展不均衡,服务于制造业的信息服务行业中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路径能为制造企业转型提供支撑,相关的政策法律也有所缺失,部分企业在转型的过程中网络安全意识不强,这使得发展由互联网带动制造业发展的升级路径难以开展。

虽然“互联网+制造业”的融合模式不适合上海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但上海制造业在与互联网融合时仍可借鉴该融合模式的互联网用户思维。在不同行业进行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在产品价值链的整个过程中渗入用户思维,使得与互联网融合更加紧密、有效。

德国模式为什么不适用?

德国制造业升级采用的“制造业+互联网”模式的基础是德国在2013年4月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提出的“工业4.0”战略,适合高技术制造行业,要求制造企业拥有产品核心技术。依靠互联网的互联互通概念,发展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制造系统,核心是建立虚拟“网络¾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s,CPS)”,实现纵向集成、端对端集成与横向集成三项集成。不同地域、行业、企业的智能工厂的互联组成一个制造能力无所不在的智能制造系统;单机智能设备、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可以自由动态地组合,这一灵活的生产系统能够从根本上允许生产流程的实时自优化,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制造需求。

shanghaiguancha.jpg

参照德国工业的4.0升级,虽然上海主要制造业具有与其类似的高技术要求,但上海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目前仍然不能完全套用德国的“制造业+互联网”的模式。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上海制造业与德国制造业所处阶段不同。上海主要制造业和德国制造业基础差异很大,不在同一起点上。德国是制造业强国,而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却大而不强。德国已普遍处于从工业3.0向4.0过渡的阶段,而上海制造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制造行业还处在向工业3.0转化阶段,有些中小制造企业甚至处在向工业2.0转化阶段。同时,上海部分制造行业的关键器件长期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核心工业软硬件、工业互联网、工业云与智能服务平台等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的技术产业支撑能力不足。由此可见,上海制造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多重因素使得上海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仍然需要较长时间、较深入的研发完善。所以,上海市走制造业高新技术带动为主的“制造业+互联网”升级模式还需要弥补基础不足和历史欠账,特别是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促使其尽快提升,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二,上海主要制造业与德国制造业企业类型不同。德国制造业以中小企业和家族企业居多,创新活力较强,整体的创新体系以及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体系已很完善。而上海主要制造产业企业以国有企业居多,部分制造业行业还表现出多种所有制、大中小型各类企业都有的现象。制造业企业类型的不同决定了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产业升级的路径不同。相比德国制造业,上海制造业升级是更宏观长远也更复杂的战略规划,不仅需重点思考传统国有制造企业引入互联网思维与基因、创新升级的问题,同时还需考虑重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力量,让各种经济主体开放融合。

第三,上海制造业与德国制造业在与互联网融合的着眼点上不同。德国制造业已经有良好的技术基础,“德国工业4.0”也因此更重视硬件和技术的升级,对智能化工厂等微观和技术层面颇为看重。而对于上海制造业来说,部分制造企业对于数据的重视度还不够,且行业与企业壁垒还比较严重,不同制造行业都呈现出缺乏数据通信标准与信息共享闭塞的现状,面临智能装备集成薄弱、流程管理缺失、组织机构僵化、数据开发应用能力不足等挑战。在上海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过程中,数字化、智能化固然不可或缺,但需要更重视在宏观层面将我国部分领先的互联网技术与制造业变革结合起来,这也正是今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互联网+”对于制造业的要义所在。上海与德国的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着眼点的不同决定了发展方式的不同。上海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应注重与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相匹配,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这是上海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更加宽广的发展方向和提升空间。

虽然上海制造业不能完全套用德国的“制造业+互联网”的融合模式,但仍可借鉴德国工业4.0升级过程中如何融合互联网技术实现互通互联的智能制造系统。未来10年,上海主要制造业企业应在坚持创新驱动、价值链转型增值、协同制造、智能转型、强化基础和绿色发展上走出自己的特色,加快迈向先进制造业企业,实现具有上海制造业特点的全价值链协同智能化融合模式。

(本文作者为:董明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原文刊载于上海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