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期SJTU-MIT中国全球运营领袖论坛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15-09-21  发布者:CLGO办公室

${tag_bean.occurtime}       2015年9月17日晚,第六十四期SJTU-MIT中国全球运营领袖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新上院S308顺利举行。本期论坛邀请到了西斯国际执行总监刘宝红老师为同学们做了一堂题为《供应商管理-供应链管理的关键一环》的精彩讲座。

   刘宝红老师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获项目管理硕士;后赴美国,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商学院获得了供应链管理MBA学位。他在采购和供应链管理领域有着丰富经历,主要来自硅谷高科技界,集中在制造行业。十几年来刘宝红老师致力于介绍、宣传供应链管理,与国际顶尖咨询公司联手,帮助本土企业制订供应链转型战略、完善供应链管理、培养中高层管理人员,以适应全球化的需要。刘宝红老师的专著《采购和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自出版以来,每年居生产与运作管理门类畅销榜前两位,深受广大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人士喜爱。他创办的"供应链管理专栏"(www.scm-blog.com),坚持原创,探讨、传播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实践,年访问量高达几十万人次。

   

   

   刘宝红老师的演讲深入浅出

   当晚讲座一开场,刘宝红老师就以苹果公司发展历程为例,强调研发是从0到1,而供应链是从1到N的过程,只有好的创意是远远不够的,苹果公司成功的背后是其卓越的供应链管理。而供应商管理则是供应链管理中关键一环,70%左右的增值活动发生在供应商处,供应商是企业的战略资源,供应商资源的管理和整合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刘宝红老师认为,传统的、围绕订单的“小采购”具有被动、分散、内部导向的劣势,而围绕供应商的“大采购”则具有主动、集中、市场导向的优势,企业的着眼点应超越料号层次的小优化,上升到供应商层面的大优化。有章可循的供应商管理体系,是“大采购”的有力保障。企业应在供应商的分类、评估、选择、管理、集成方面建立结构清晰、职责清楚的组织结构,搭建一个统一的信息系统平台,形成流程严谨的闭环系统,提高供应商绩效。

   

   刘宝红老师在论坛现场与同学们互动

   接着,刘宝红老师提出重点管理哪些类别的供应商?“一品一点”还是“一品多点”?竞争越充分越好吗?轻选择、重淘汰,还是重选择、轻淘汰?等几个问题供大家思考和探讨。随后他分享了自己的见解:供应商分类体系有助于制订、沟通清晰的供应商战略;企业应重点管理决定公司生死存亡和关键技术;料号层面注重规模效益,实行“一品一点”;品类层面侧重风险控制,应采取两点或多点寻源;竞争并非越充分越好,应当给供应商留出适当的利润空间,过分的竞争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供应商和采购方都受影响。对于小公司而言,对供应商轻选择、重淘汰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公司越大,对风险承受能力越弱,试错成本很高,对供应商应该重选择、轻淘汰,维持与关键供应商的长期关系。

   最后,刘宝红老师谈了关于“大采购”的能力建设的三点建议。一是传统的公司构架,部门与部门之间协调困难,行不成合力,难以有效制约战略供应商,而在“大采购”模式下,采购必须承担领导职能,主导跨职能协作。二是加强力量做“大采购”,做到细处设立供应商工程师,负责生产、技术、质量。三是采用两层分离、电子商务和长期协议的方式,释放资源做大采购。

   整场讲座,刘宝红老师的演讲风格风趣幽默,与同学们有很多互动,并将自己的新书作为奖品,鼓励同学们积极发言。大家纷纷表示,刘老师通过具体事例将供应链管理理论深入浅出地传达给学生,通俗易懂,观点新颖,很受启发。通过本次论坛使大家更进一步了解了供应商管理的方法和意义,开拓了视野,对将来的实习和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撰稿人:CLGO2014盛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