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CLGOer走进NIKE中国物流中心

发布时间:2012-12-19  发布者:CLGO办公室

  2012年12月14日, 上海交通大学CLGO项目2012级同学参观了位于太仓的NIKE中国物流中心(以下简称NIKE CLC)。NIKE CLC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是NIKE公司投资1.7亿美元在亚洲地区建立的最大物流中心,该中心于2011年初启用,这也是其全球第七个、第二大物流中心。该物流中心采用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物流设备和技术,负责中国内地包括服装、鞋类、运动装备等产品的物流配送。

  上午9点半,CLGO同学们按照预定行程安排到达了NIKE CLC,物流主管潘琪热情接待了同学们。潘主管曾在美国NIKE接受专业培训,进入NIKE CLC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对NIKE CLC的运作情况十分了解。一番简短的开场白之后,她首先向同学们介绍物流中心低碳环保的绿色建筑理念。NIKE CLC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结合当地的生态、植物和地貌,充分考虑了节能、节水,零排放等措施,如采用了地热空调、太阳能制热和智能建筑管理,充分利用自然光并通过光感应、动作感应等设计来减小建筑能耗;采用了真空排污系统及耐旱绿化设计,大量保留当地原始植物和生态环境;同时自动化的流水线和分拣机均采用高效电机驱动,年节电在400万千瓦时以上,相当于每年减少4200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因为对环境的重视,NIKE CLC获得LEED绿色建筑环保认证机构的白金认证。

                                                  CLGO同学在NIKE太仓物流中心合影
  之后,潘主管细致地向同学们介绍了NIKE CLC的运作流程:货物从各地供应商那里抵达NIKE CLC之后会被分配进仓储区,仓储区分为整箱区和托盘区两大单元;接到订单后,NIKE仓储管理系统(WMS系统)经过计算区分订单大小,安排仓储区取货,大单整箱区整箱配送,不足部分由托盘区小单模式配送;仓储区整箱订单货品通过传送带运至二层分拣区,操作员和传送带两次核对分拣;订单货品的余额件数,由顶层操作员人工补货,直接从托盘区内散装货品中抽取,利用传送带运至二层,自动分拣机验货、装箱;传送带运至一层,对所有货箱扫描核对、装车、发运。除了收货、仓储、分拣、发货四个环节外,CLC其实还有三个动作必不可少:一个是收货前与客户系统对接,确定交货数量、时间和相应仓储位置的安排计划;第二个是接到订单后的配送方案设计;第三个是发货配送完毕后将相应仓储、发货数据等存入系统,并将相关数据告知客户。从这个意义上说,确保NIKE WMS系统的标准化并不断提升性能,是NIKE CLC智能化与现代化的核心后台保证。
  随后,CLGO同学们在潘主管的带领下参观了NIKE CLC。NIKE CLC有两幢主要建筑,分别储存鞋类和服装类货品,两者之间通过安装在廊桥内的传送装置进行接驳。按照功能区分的话,NIKE CLC可以分成仓储区,分拣区和配送区。因为鞋类与服装类的配送区都安置在服装楼内,所以CLGO同学们着重参观了整个服装楼。根据配送分拣需要,服装楼被分割为三层:顶层是拥有4.5万个设置了独立编码的货架区,二层则是两套自动分拣系统,一层为打包和装车配送区。伴随着潘主管的现场讲解,同学们不仅实地全面地学习了NIKE CLC的典型运作流程,而且进一步在数字上加深了对NIKE物流中心的认识:中心拥有超过10万个货品托盘,年吞吐能力超过2.4亿个件次,每小时可处理6000箱货物的高速分拣,同时可满足79个集装箱货车装卸货,能轻松满足各种客户的订单需求,一件货品从门店下单到发货将只需要数小时。在整个参观的过程中,同学们结合所学的运营管理知识积极提问,关于NIKE CLC库存周转率、发货流程时间、质量检验控制、退货处理流程以及如何做到无空车返回等,潘主管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此次NIKE CLC参观活动,是CLGO2012级同学入学以来参与的首次企业参观活动。这次企业访问活动不仅使同学们直观地了解到作为行业内领先企业的NIKE公司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高效运作流程,而且让同学们有机会将自己所学的先进运营和管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去发现问题并思考问题,从而升华所学的知识,对同学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的选择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指导意义。